其实,伴侣这种情感隔离并非毫无预兆,它是在漫长的婚姻生活里悄然滋长的。
每一次他欲言又止的沉默,每一次他勉强挤出的笑容,每一次他独自消化情绪的背影,都是他在心里默默划下的伤痕。
他曾经试图表达,但你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自己的需求上——你的工作压力、你的情绪波动、你对婚姻的不满。他的感受,被一次次忽略,最终,他学会了不再期待。
这类丈夫,通常属于“回避型依恋”。
回避型依恋的人,往往从小就在练习这种“不需要被爱”的生存策略。
小时候,他向父母表达需求时,得到的可能是冷漠的拒绝,或是敷衍的回应。久而久之,他形成了一种信念:表达需求是危险的,因为注定会失望。
于是,成年后的他,在婚姻里也延续了这种模式——他付出,他忍耐,他尽量满足你,但他从不真正告诉你,他需要什么。
你以为他的包容是性格使然,却不知道那其实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。他内心深处仍然渴望被看见,只是他早已不相信有人会真正理解他。
所以,他选择用付出来换取爱,就像小时候努力考满分,只为了得到父母的一句认可。
但婚姻不是考试,单方面的付出换不来真正的亲密。
当他的努力始终得不到回应,当他的沉默始终被误解为“没意见”,他告诉自己:一味付出是换不来爱的,未来我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。
于是,他彻底关闭了情感通道。
当两个人的关系走到这种境地,是很危险的。他已经有了逃离婚姻,想一个人生活的心,如果不及时将他的心拉回来,婚姻将不复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