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环境肉眼可见的不景气。
昨天,我去楼下快餐店打饭,一个年轻的女孩拿着打包盒装了两碗菜、四个米饭,结账称重,收银员说70多块钱。女孩一脸惊讶,就两碗上海青,怎么这么贵,太离谱了,我不要了。
去年妹妹就在跟我吐槽,说外卖吃不起,随随便便都要二十大几,还不好吃,于是她开始自己带饭,点一顿外卖的钱,做饭可以吃两顿。
她还给我分享一个省钱小妙招,某买菜APP周四有优惠价,于是她周四就下单周末的菜。周五还在上班不方便收货,怎么办?先选周五送,到了周五改到周六送,我估计这是平台bug。有什么办法呢?打工人,羊毛能薅一点是一点。
今年回农村老家过年,更是发觉现在搞钱太难了。亲戚在一块嗑瓜子聊到搞了多少钱的话题,大家都低头沉默。
我妈厂里工资拖了4个月,老板没钱发,大家也不敢走,怕找不到地方上班,只好忍气吞声。搞计算机的老表说,今年年终奖芭比Q了,不裁员都谢天谢地。
亲戚聚在一起,打麻将不敢搞大了,二块、五块地打,打十块的没人来。
不用看GDP、人口增长数据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,相信大家从方方面面都感受到了经济形势阵阵寒意。
为啥日子过得这么扣扣嗖嗖,还不是兜里没钱啊。
有钱谁不会潇洒过日子。
不只是个人,国家也很难。
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,消费,出口和投资,表现都不太理想。
新冠疫情影响,出口影响很大。
消费也不太ok,大家不愿意花钱,有人是手里没钱花,有人即使手里有点闲钱,也不敢乱花,万一哪天被裁了,房、车、娃,全要都钱供着。
投资,这个事情。
老基建搞“铁公机”,新基建搞5G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。
基建大项目一开工,成千上万亿的项目,带动上下游产业链,有单接,有活干,有钱赚,企业和打工人皆大欢喜。
但这东西,没实力根本搞不起来,回报周期又长,还要有非常雄厚的财力支撑。
地方财政的钱从哪里来?卖地、税收、罚款。大头还是靠房地产,也不难怪经济学家说房地产是经济的压舱石。